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齊平切 (Flush Cut)

首先,先談一談「齊平切(Flush Cut)」。齊平切會將在枝領內形成的樹木保護區切除而對樹木產生傷害。大塊的「傷木(woundwood)[W]」會形成,及大面積腐爛(rot)[R] 。在正確的切除,傷木會形成圈狀[D] 而保護區會在枝領內形成。[2] 是正確的切法而[1] 是不正確的切法。[S] 是「邊木(sapwood)」而[H] 是「心木(heartwood)」。幾世紀以來,在「齊平切(Flush Cut)」下所形成大片的傷木,被認為是樹木復原的先兆。在樹幹內形成的腐欄組織會被挖至完好的木質(sound wood) 部份,而該洞穴會被填平。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枝椏的構造與修剪

Diagram 1: Internal structure of a crotch

Diagram 2: Natural Target Pruning, NTP


Diagram 3: Correct pruning cuts


Diagram 4: Different pruning cuts

Diagram 5: Formation of calluses of different pruning cuts

各位看倌

上期解釋了枝領的構造,現在要深入探討樹椏的解剖構造,從而明白正確的修剪技巧了。

當一枝條死後,在枝領位置作一縱切解剖這部份,會顯示下列構造(圖一):

A:枝條保護區(branch protection zone)

B及C:枝條保護區的第一個位置。在很多不同的物種(species) ,此區域最初是由內向枝條外的方向形成。在大多數的針葉樹(conifers) ,此區域在枝條死亡之前已經完全形成。

D:枝髓與幹髓之間的空隙。

E:壓縮的木質部(compacted xylem) 。它與枝皮脊的角度相同。

H:枝條保護區在枝條上方的位置

I:枝條保護區在枝條下方的位置
J:枝條下方脹大的枝領

自然目標修剪 (Natural Target Pruning, NTP)(圖二)

正確的修剪應該越接近枝領越好。在離開枝領一尺位置由下向上切一刀,深度約為枝條直徑的三分一。在使用手鋸修剪時,第二刀在第一刀遠離枝領約兩寸的位置由上向下切。若用鍊鋸割切的話,第二刀應該在第一刀之上垂直的向下切,以避免枝條斷裂時將鍊鋸夾著而一齊跌下。上述的做法是防止枝條斷裂時連樹皮一同撕下。第三刀應由A向B的方向切下。不可傷及枝皮脊(branch bark ridge) 及枝領;更不可留下殘枝(stub) ,給真菌和細菌作為食糧而大量繁殖。修剪完畢後,不用塗上任何物料在傷口上。

枝領的大小是決定修剪的正確位置。而枝領可能是很大的,或中等大小的,又或是很平坦的;所以修剪枝條沒有一個預先固定的角度圖三、圖四所顯示的都是正確的修剪方法。

假若不依據正確的修剪方法,結果如圖五、圖六所示:
1. 從A向B切:愈合組織(callus)為AB
2. 從A向D切:愈合組織為AD
3. 從C向D切:愈合組織為CD
4. 從C向B切:愈合組織為CB

愈合組織不能完全形成,皆因枝條保護區在修剪時給切割掉了;這意味著細菌或真菌較容易進入枝幹或樹幹的內部而使到受感染的面積/體積較大。

下期我們將會探討不正確的修剪方法所帶來的後果。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枝椏

Diagram 1

Diagram 2


1 Trunk collar


2 The small strip of branch tissue below the branch cannot be considered a structural attachment.





2. 枝椏 (Branch Crotch)

上期提到:枝條和樹幹接合之處的構造。在不同品種的樹來說,枝條組織與樹幹組織的分別有很大的差異。結構上,枝條實際不是連接在樹幹的。枝條下面的一小片枝條組織不能在結構上當作與樹幹有連接。枝條的支撐力取決於那一系列的枝領和幹領而已。(Diagram 2)

要談修剪,不能不先談枝椏的結構。若枝椏用鍊鋸縱切,樹幹組織(trunk tissues)[T] 與枝條組織(branch tissues)[B] 看似連續(continuous) 。當用斧頭或利刀把枝椏分開,另一幅景象就會出現。近距離觀察一個細小的枝條-樹幹接合處(branch-trunk union) 會顯示下列各項 (Diagram 1):

1. 縐起的樹皮日後會形成枝皮脊(branch bark ridge) ;

2. 縐起的形成層區域(cambial zone) 常常會破裂及在枝椏處到達表面。當這種事情發生而潛在的病原體就在那處,潰瘍(canker) 便開始。枝椏是很多種潰瘍的主要發生地;

3. 在樹幹內,導管(vessels) 像水管;

4. 但在枝椏處,導管是圓的。在枝椏處縱切看似像一橫切,因為細胞在枝條領的起方改變它們的定向(orientation)

5, 6.幹髓(pith)和枝髓均套上一層鞘(sheath)枝髓與幹髓沒有直接接觸;

7. 在枝髓的基部(base) 可能會形成一個幹髓的保護區,或是枝髓和幹髓的鞘分開這兩種組織。

各位看倌,說到這裏暫停一下,大家似乎意由未盡。下期網主會把枯枝枝椏的解剖面告之大家,我們便會更明白樹木修剪的理論基礎了。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樹木修剪


各位看倌:

前言:

從今期開始,網主著重介紹樹木各種不同的修剪方法。近幾年來,由於有樹木倒塌的傷人意外,再經傳媒的大事報導和環保團體的關注,政府卒於兩年多前成立樹木辦(Tree Management Office, TMO) 。關注樹木安全的人士主觀地認為,從此之後,政府或許訂立一些行政措施,強制業界對於樹木的檢查和修剪的標準能與一些先進國家看齊。三年也差不多過去了,隨便詢問一個業內人士,他們對TMO的工作和成績仍是一知半解或甚至是半知不解。縱觀對於樹木的修剪技術和知識,仍然停滯不前。「斬頂」事情,還是陸續發生,隨處可見;這是對樹木的不尊重。

樹藝學者 Alex L. Shigo (1930-2006)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利用大型鏈鋸解剖超過15,000棵樹,亦以培養介質在實驗室培養成千上百的微生物,對於樹木在不同部位受傷及腐壞 (rot) 的情況極其了解。網主參看他的著作 Modern Arboriculture 並選擇一些修剪的方法及其對樹木的影響與各位看倌一同學習。

1. 枝條與樹幹的接點 (Branch Attachment To Trunk)
枝條組織通常先於樹幹組織形成。當枝條組織向枝條基部發展,它會形成枝領 (collar) [1] 。及後,樹幹組織開始形成,它包圍枝領而形成幹領 (trunk collar) [2] 。新形成的枝領環繞著枝條中軸 [3] 。枝條組織和樹幹組織在枝領和幹領下面產生連接 [4] 。枝領和幹領一同都稱為枝領 (branch collar, BC) 。很多時,枝條組織與樹幹組織互相纏繞而令BC不甚明顯。枝領和幹領或許在某一面有秩序的形成而在另一面又錯亂的形成。對於某一些樹,幹領與枝領在樹幹深處才有連接。若是此情形,枝條與樹幹相連處會形成一下陷的點。當這種枝條被剪去,在枝條下將會形成一處死點 (dead spot) ;遇著這情況,可小心地把已死的樹皮除去,盡量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