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枝條 (Branches)

註:以下各篇文章是爬手在英國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期間,譯自Alex L. Shigo的 A New Tree Biology Dictionary,以供各看倌細閱,多了解樹藝。

第一篇:枝條 (Branches)

樹木的進化或發展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多個生長點的形成 — 枝條。棕櫚、樹蕨和原始的樹木只有一個生長點 (meristem)。在溫暖氣候地區的樹木只有一個生長點也能生存,因為那裏沒有休眠期,而生存的主要因素就是生長的空間。故此,急速向上生長是有生存的價值。對於向外側生長就沒此需要了。當多個生長點出現在樹木後,樹木有更多機會移向其他新的空間。現在空間不是限制生存的因素了;而是溫度。當惡劣的溫度殺死其中很多生長點之後,這多個生長點 (multiple meristems) 給與樹木較多機會生存。枝條的進化仍不是這麼簡單。枝條必須對樹幹有足夠強的附著力 (attachment) 才能令它在風雪中停留在樹幹上。同時,當枝條死亡,它必須有方法與樹幹分離。故此,一方面枝條需要牢牢地固定在樹幹上而另一方面,它亦需要脆弱地附著在樹幹上。如何解決此矛盾,正是自然界的奇蹟。枝條的組織比樹幹的組織較先成熟。枝條的組織不是生長在樹幹之上,而是在枝條底部突然轉向而相連接形成一個環狀或衣領 (collar) 狀的組織。這一小塊的組織倚在樹幹上,並不能叫做一種結構上的連接 (structural attachment) 。當枝條組織減慢生長後,樹幹組織開始生長及在枝領之上形成環狀或衣領狀的組織。每一生長期,幹領包圍著枝領。即是說,樹枝不是扎根在樹幹上而由一系列幹領承托著。當樹幹開始死之時,在樹枝底部,含有抗微生物物質 (antimicrobial substances) 的保護區 (protection zone) 開始形成。居住在枝條上的微生物向保護區方向生長,而通常都在這處停下來。枝條底部已腐爛的木質部 (decayed wood) 幫助樹枝脫落 (shedding) 。在針葉植物樹枝還活著時,有保護作用的樹脂在樹枝中心的木質部沈積。這些樹脂會在枝條向外的地方形成。樹幹上下的枝條沒有樹幹傳導組織(conduction tissues)的直接連繫。枝條通過形成枝領 (branch collar) 的組織獲得水分和元素。水分和元素由導管 (xylem) 向上運送而樹葉形成的食物經韌皮部 (phloem) 向下輸送。對於多過一個生長期而有木質部的枝條來說,水分、元素和食物、以及其他物質(substances)不會在枝條與枝條之間互相移動。對於只有一個生長期的組織或初級組織 (primary tissues) 來說,物質的傳送或許是雙向的。

沒有留言: